一、在铺设糙面防渗膜之前,土建基层面要满足“四度”要求:平整度(±2cm/m2,平整顺直);压实度(95%,经碾压后方可在其上铺设糙面防渗膜);纵、横坡度(纵、横向坡度均宜不小于2%[3] ,填埋场底部的轮廊边界和结构必须有利于渗沥液的导流);清洁度(垂直深度2.50cm内不得有树根、瓦砾、石子、砼颗粒等尖棱杂物)。
二、铺设糙面防渗膜时应从底部向高位延伸,不要拉得太紧,应留有1.50%的余幅,以备局部下沉拉伸。边坡采取从上到下的铺设顺序。纵向接头应距离坝脚、弯脚处1.50m以上,应设在平面上。相邻两幅的纵向接头不应在一条水平线上,应相互错开1m以上。先边坡后场底,边坡铺设时,展膜方向应基本平行于最大坡度线。
(一)边坡、场底铺设控制:防渗土工膜在边坡铺设前,先对铺设区域进行检查、丈量,根据丈量的尺寸将仓库内尺寸相匹配的防渗膜运至一期锚固沟平台,铺设时根据现场实际条件,采取从上往下“推铺”的便利方式。在扇形区应合理裁剪,使上下端都得到牢固的锚固。
(二)对正、搭齐:糙面防渗膜的铺设不论是边坡还是场底,应平整、顺直,避免出现褶皱、波纹,以使两幅防渗膜对正、搭齐。搭接宽度按设计要求,一般为10cm左右。
(三)压膜的控制:用砂袋及时将对正、搭齐的糙面防渗膜压住,以防风吹扯动。风力超过4级或雨天应停止施工。
(四)锚固沟内的铺设控制:在锚固沟顶部,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一定量的防渗膜,以备局部下沉拉伸。
(五)纵向接缝:上坡段在上,下坡段在下,并且留有足够的搭接长度(不小于15cm)。